
九一三事件发生后,毛主席如何处理林彪的那些同党?其实是非常宽容的,他的内心无比的失望与矛盾。
九一三事件,让毛主席在半个内苍老了很多,之后将近半年的时间里,他先后两次重病发作,身体再也没能恢复如前。
好在当时还有周总理一行人在积极扭转着混乱的局面。
林彪驾机外逃后,毛主席曾经连续做了几个紧急决策,大力推动总理全面开展工作,如今看来,每一次决策都高瞻远瞩。
第一个重要决策,给林彪一条生路,不进行武力拦截。当然,主席这个举动并不是说放任自由。
随后他做出了第二个重要决策,批准发出全国“禁空令”,这个举动是为了防止其他恶性事件的发生。紧接着,主席正式向总理作出批示,要求他回到人民大会堂,召开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的紧急会议,研究部署应对措施。这是主席做出的第三个重要的决策。
十三日凌晨三点,北京沙河机场的一架军用直升机擅自向北飞行,机上人员有周宇驰、于新野、李伟信。主席当时给出指示:要求空军派飞机全力拦截。这是第四个决策。
到了晚上,总理送来了紧急备战指示,主席看过以后,做出了第五个方决策,两个字儿“照办”。
后来林彪坠机的消息传到国内,14日中午,总理亲自草拟了特级电报,要求蒙方协助对现场进行视察,并且把死者的遗骸和其他遗物一并交还。
主席得知消息并且看过这个电报后,做出了第六个重要决策“照发”。
由于黄、吴、李、邱四人和林彪关系紧密,他们不出意外都是林彪的同党,总理就这个问题问主席该怎么处理?
思考了一会儿,主席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:
给他们十天时间,希望他们坦白交代,争取宽大处理,毕竟都是老同志,犯错误没什么大不了,好好交代就行了。
所以黄、吴、李、邱全部被隔离审查。在被隔离期间,他们有什么不同的行动?
根据张树德写的《红墙大事》,书中提到李作鹏,这李作鹏中将在事发前是海军第一政委,同时也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,权力很大。
面对这种巨大的落差,他表现出了一种对抗的态度,他心里 觉得不能接受。
其实严格来讲,1971年隔离审查初期,他们四个人并没有被安排进监狱,李作鹏被安排在了北京卫戍区所辖的一个团的营地里隔离写材料,距离北京市区也不远。
李宗鹏当时被关在一个八平米大小的独立的营房,心情就很不舒畅,尤其是解放后,多年来的优越生活条件,让他对吃穿用度非常讲究。
对隔离期间这个和普通战士一样标准,表现的十分恼火,经常发脾气,饭菜倒掉不吃,采用绝食的方式进行抗议。
后来他对炊炊事员提了两点要求:第一要顿顿有肉;第二,自己不喜欢吃辣,所以不要辣的。
但炊事员没有办法满足李作鹏说:这就是部队统一的伙食标准,不能单独给他开小灶。
这负责伙食的同志来了,对李作鹏说:要是确实有意见,可以向上反映情况,部队可以把他的这个信件转交给卫戍区的上级主管部门。
于是,那个李作鹏被隔离审查后写的第一封信不是交代错误和问题,竟然是要求提高伙食标准,并且直接把信写给了毛主席,想来是令人匪夷所思。
在给主席的信里,李作鹏提出希望领导尽快做出审查结论。另外,申请提高隔离期间的个人待遇,尤其是伙食标准,同时请给予我读书看报的机会,能够洗热水澡,并且经常去院子里活动遛弯。
说实话毛主席看了李作鹏的信之后,事实上是有些失望,但是他又觉得李作鹏提的几点要求并不过分。
主席就专门对此做了批示:他们有资格吃好,就让相关部门改善了一下李作鹏的隔离条件。
于是,在毛主席的作用下,黄、吴、李、邱的伙食标准大幅提高,顿顿有肉,而且每周可以喝牛奶。
而李作鹏就从原来的房间被请了出来。换了一间16平方米用阳光的大房间,他心里提出的条件都被满足了,而且主席额外的给予关照,李作鹏随时都可以去营地和院子里,想待多久都行,不受束缚了。
当然,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处分。
还有关于那段历史更多的内容,推荐大家阅读《红墙大事》,这套《红墙大事》分上、下册,详述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,文字生动流畅通俗易懂,是一套难得的好书推荐给你。
《红墙大事》。记录了新中国成立、中国发生在红墙之内的隐秘事件。
如: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前后的众多历史片段和细节,彭德怀为什么被迫离开中南海?
甚至还有1970年庐山会议的相关插曲,除了彭德怀的相关事迹之处。
本书还记录了林、江两大集团的一系列的犯罪事实,张闻天向毛泽东移交权力的内情,林彪如何对彭德怀一剑封喉,四人帮如何预谋中夺权?
如果你想了解这些历史,可以翻一翻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《红墙大事》一书。
